倾听岛的呼吸与海的吟唱——读《海与岛的独白》

发布时间:2014-03-19

    打开《海与岛的独白》,从《我的黄浊的海》读起,一页两页,三篇五篇,纤细的感受,贴切的文字,忽然使我想起一个人,一个文字温暖、诗意充盈的散文家,那个出版有《大地上的事情》及《太阳升起以后》的苇岸。
    苇岸自称观察者,他曾观察过蚂蚁营巢的三种方式,发现日出比日落缓慢、太阳的道路是弯曲的。苇岸是用诗人的心去感知和认识自然、土地和生命的作家,无论那些生命多么渺小卑微。如果说苇岸是立足大地的歌者,离开了星星就不能入睡,那么此刻我想说,《海与岛的独白》中,作者复达以深切的体悟,饱满的语句证明自己是一个根深植于海岛的散文家,一个枕着海浪和涛声睡得更香的人,一个为海洋文学贡献了独特色彩的人。
    用复达自己的话说,“岛的景观、岛的历史、岛的空间、岛的文化,以及岛所蕴藉的种种意涵,一一散发在黄浊的海水里,泛着光,像一枚枚的贝壳。我便俯拾起来,爱之,品之,将自己的情感浅浅地流淌在笔端,形成了一篇篇以岛和海为对象的”精美散文。
    作为一个曾经在岛屿上生活学习了8年光景的读者,阅读中,我对复达先生有点羡慕嫉妒恨。我也曾领略过鸥鸟翩翩,帆影如林的渔港景致,也曾无数次穿行于现代化的港口,可我愚钝,没有找到造物的出神入化与一己的心胸契合相连的钥匙。在如画的风景前,我缺少顿悟和想象,当然也缺少复达先生不无个人色彩的发现。清代人刘熙载在《艺概》中曾说,凡佳章中必有独得之句,佳句中必有独得之字。“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。”上四字共知也,下五字独得也。《海与岛的独白》开篇之作的第二段就有一句:“起伏涟漪的浑黄的海水,终日在我的脚边围拱着,仿佛很钟情于岛似的,含情脉脉地将岛吮吸着。”将“吮吸”二字用在此处,不能不让我对作者自出机杼心生佩服。再比如《海的痕迹》中,同样是第二段,“明媚的阳光下,那些潮落时分才见得到的印痕,泛着烁烁的光亮,一层层已凝结成为坚硬的泥土,仿佛穿着盛装似的,显得喜气洋洋,展示在低矮的海平面上。即便是阴天,这些印痕也不甘寂寞,总要抬起头,露出一丝笑意,为着配合海的低吟,为着炫耀海的张力”。读到此,我仿佛在吟诵一段诗,细微入骨、灵动摇曳的文字使得印痕仿佛有了生命。
    文学创作,离不开人情物理,知与闻见。复达先生在《海与岛的独白》中,对自然物象有着相当透彻的揣摩,他的情感伴随着日月投射在大海和岛屿上。他虽然没有像苇岸先生那样,远自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、古罗马加图,近至魔幻现实主义的马尔克斯的格言妙语脱口可出,如数家珍,但复达先生对岛上的人文历史了然于胸,他对海的秉性是深有体味的。如本书中较长的文章《渔民号子》,从号子的缘起,号子的种类,号子的旋律神采,直至号子的消失或者说成为凝固的文化符号,有着细细的观察、体验、分析,如果没有身在其中,情在其中,歌在其中的身心投入,写不出这么酣畅淋漓的文字。
    《海与岛的独白》还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,作品给予我的,远远多于我现在所说的。我认同散文家红孩在该书序言中的那句话:海洋文学的秋天到了。《海与岛的独白》无疑是收获季节里绚烂的一笔。

作者:杜冷丁 来源:《工人日报》2014年3月10日 浏览量:2023